编修和研究族谱应在四个方面下功夫
●夏正江
一个月多来,我应族内家谱重修筹备组之邀,为说几句行话,上网查资料看到《夏氏宗亲网》,读了一些贴子,才知道这个网站开了几年,有很多热心的族人在做这件事。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介入,对我夏氏宗谱的传承带来了希望,感到很高兴。
但无论是同参加过家乡修谱的老一辈族人聊天看,还是网上某些探讨文章看,似乎缺乏较为科学的方法、慎密的思路。借鉴多年接触经济理论研究的思路,占用网页说几句。
一、必须潜心研究中国几次大的移民历史,为家族迁徙路径、原因提供依据。有两篇文章可作参考:⑴《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移民发生在三个时期》里讲,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是永嘉南迁。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(307—453年),南迁移民的高潮有四次,移民总数有700万。第二次是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。东路: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、江南,尔后主要经皖南、浙西金衢盆地进入江西。中路: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、襄阳一带,尔后南下,穿过湖北南部和湖南全境,进入岭南。西路:自关中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。第三次是靖康乱后的南迁。持续—个半世纪。南迁大约500万。⑵《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移民》(《文汇报》2002.6.1),葛剑雄撰:①汉武帝时从元朔二年间(前127年)到元封元年(前110年)的20多年的时间里,完全由政府实施的移民不下120万。②明朝初年一部分是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实行,大部分通过官方优惠政策引导。军民移民总数达1100万,约占总人口的16%。③清初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间制订优惠政策鼓励移民迁入四川,加上后裔达到600多万。1860年起清朝开放东北的“封禁地”移民累计超过1000万。上述二文可互为参照,对追踪本姓氏迁徙大有好处。
二、将中国夏氏人口迁徙分布路线可画一个大致的迁徙路线图。哪年哪支到什么地方,定居何处,现有哪些支系,住在哪些省县。这个工程虽然浩大,但要使《中国夏氏通谱》真正名副其实,不做是不行的。没有这样宏观的把握,只在某个或某几个支系是上追下溯,会犯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。如果不这样,所编《中国夏氏通谱》不能称为第几分册,只能称某某等支系分册。学过《形式逻辑学》的都知道,字数越少的词,外延就越大,下定义就越难。“书”这个字就很不好下定义。《辞海》对很多词的解释现在看来再编就要充实了。
三、对本支系宗谱应做一个传承简图,方便寻根查祖,便于族人看懂。我看了本系几支的老谱,很费劲。以后下一代看不懂就没人续了。我的恩师70多了主持这项工作,他是资深教育工作者,有两次修谱的经历,就建议:买几块五合板,用硬纸贴上,要年轻人把所有谱系像画树支那样,一代一代的标上,一个支系大概三四十代,最多五十代,三五块足够了。这个工作让年轻人做,由您老审查把关,进行慎密的分析、逻辑推理。他很赞同。
四、编修和研究宗谱要加强古文、现代汉语和古代有关知识的补课。前后大学6年,我用了大量课余时间对历朝行政区划设置和官制官名搞了点研究,制了好多图表,各朝代行政机构的设置,都叫些什么官名,现在不看图表,还常说错。如县长古代称“县令”和“知县”,各朝称法不一。同是宰相,有的朝代是“三公”,有的是“尚书令”,有的是“同平章事”等,不象当今就“总理”一个名称。古汉语分先秦和秦以后,很多字用法和字意都不一样。现在参加宗谱编修的博士、硕士怕不多吧,因为没时间做这件事。且自学成才的多,学文科的少,精神很可嘉,但功底太浅。读《中国通史》最好读范文澜主编的、《古代汉语》王力主编的、《现代汉语》张静主编的,我以为较权威(用“较”不用最)。《二十四史》要精读,但很多史实现代考古都有出入。
2003年我上《唐诗宋词》网,发了几首诗词,就有斑马什么格律平仄挑毛病。我于是对古诗词发展做了一番研究,发了几篇思考。什么叫词牌,古人为什么叫填词、而现代人叫作词,不弄懂行么?还声称要培养出现代陆游李白来,真是“高超的很”。还有一个声称在网上学了几年对联的家庭主妇,给别人出的上联,我对了下联,她百般说不好。给她出一个,又对不上来。看来网络确是个大学校,什么学生都可毕业,拿网络文凭。
没有很深入的研究,甚至自己都拿不准的东西,知道点皮毛,就动辄以高手、大师自居,居高临下,擅自品评,不是好的学风。我工作近四十年了,这样的领导遇上的不多,现在网上开了眼界。讲这些不是要打击年轻人的积极性,是提醒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,用诚恳的态度学习知识。古代用竹片写书、编修时间长,惜字如金,很多要我们逐磨。但也有“白日依山尽”的大白话。现代人编谱、在宗族会上讲话,还用“之乎者也”不好,用“啊吗呢罗”不行吗?如果仍用古文表述方式编修,恐怕后人非古文学专业的博士、硕士都不想看。他们会感到编谱的都在装腔作势。家乡族人也许会佩服你有水平,但听不懂你在讲什么。我在族人面前从不敢讲“之乎者也”,怕族人嫌酸。重修时,建议对古代官名,古今对照弄清后作个注释,别闹任“郎中”是当医生的笑话。
权作一家之言。
发贴者:夏正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