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舟山夏氏源流
在一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中,笔者见到定海册子乡夏氏家族的一本家谱,题为《夏氏宗谱》。这本家谱,是从原本中摘抄下来的。看了这本家谱的序言才明白,夏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定海紫徽一带,祠堂在石礁桥头施。清朝康熙年间,族人中有一支迁徙到册子定居。
册子乡的《夏氏宗谱》有夏家二十七代孙夏必振写的一篇序言,他把修宗谱的目的意义、宗谱记载的内容作了一番论说,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家谱很有好处,篇幅不长,照录如下(标点系笔者所加):
夫谱系者犹国史也。谱牒之作所以敦仁伦之重,著昭穆之序,明远近,定亲疏。故者,官有牒家有谱,据此得详考其实,不失其遗迹焉。国之有史,自开化迄今,累朝帝王已越屡千年间,其经过无数动静。展卷一读,即知兴废之事。推谱牒者承先而续后,亦足与史同。流苟不务此,年湮代远之久,祖功宗德茫属罔知,视同族如外侨,视昆仲如陌路。然谱牒之攸关,非寻常事,是人生之来源焉。我族夏氏自清康熙年间有(由)紫微迁徙兹土,约越二百余年,所谓先后生卒年月日时、出仕荣身、肄业职衔、传记著作、配偶、迁徙他往、安葬坟茔等情一概征修在谱,使来日后嗣世世可考,班班可稽,若得有此,永垂不朽先人之历史矣。希后者珍藏为荷,此序。第二十七世嗣孙必振谨书。时维旃蒙协洽已丑月望日。
序言作者把修家谱视同修官牒、修国史一样重要,认为家谱记录“人生之来源”,如果家谱不修,随着岁月流逝,“祖功宗德茫属罔知,视同族如外侨,视昆仲如陌路”。不但祖宗功德置若罔闻,亲戚、兄弟都要不认识了。序言落款“时维旃蒙协洽已丑月望日”。旧时用天干地支纪年,“旃蒙”代表“乙”,“协洽”代表“未”,旃蒙协洽即为乙未年,按序言所说:“自清康熙年间由紫微迁徙兹土约越二百余年,”照此推算,乙未年当在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,距今已有一百多年。如序言所说,该宗谱记述了夏氏宗族历代祖先名讳、生卒年月日时、职位、著作、配偶、子女、迁徙情况及去世后安葬处所。子女中的女性只记其配偶,嫁往何处,对她的下一代因已属他姓,不再记述。
有意思的是,这本宗谱把宗族社会里的祭祖仪式及种种规定写得十分具体翔实,反映了特定时期的世俗人情,至今读来颇觉新奇。宗谱规定,每年清明、七月半要做小羹饭;冬至、春节则要在祠堂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祖仪式。祭祖活动由紫微、册子、西道头三地族人轮流负责经办,所需经费除了家族共有的田产收入,不足部分由经办的族人分担。旧时代,在“官本位”思想指导下,非常看重功名利禄,宗族里出了个当官的,族人便视为无上荣耀,将世世代代传颂下去。夏氏宗族中的五世伯祖在宋代当过兵部尚书,五世祖在宋代当过昌国参军录事,因此每逢祭祖,祠堂里挂的旌纸(祖宗画像)就是这两位当过尚书和参军的祖先及其夫人,祭祖的一切排场都要按当官的规格进行。祭祖开始之前,先要由36人组成的仪仗队进行“接祖”,由标有“夏府兵部大堂”的一对红灯笼开道,跟在后面的依次是香亭1座、青道旗4面、对锣2面、乐师2名、职事锤4副、官轿1乘、伞盖1顶和发炮手数名。此时,祠堂内张灯结彩,厅柱上悬挂楹联2副,一曰:“恩垂袍笏家声远,业在诗书世泽长;”一曰:“礼乐百年光祖业,文明千载启昌期。”待官轿抬至堂内,祭祖开始,由族内德高望重者宣读祭文。并配有祭文样式。
祭祖用几张桌子,放几副碗筷,供什么小菜点心,以及祭祀结束后族人聚餐该让大家吃什么菜,宗谱都一一载明。供在祖宗画像前的有茶4杯、筷匙4副、菜肴10大碗;堂中置八仙桌4张,摆杯筷24副,供羊、鹅、肉、鱼、蛋、蹄、血、肫、糖、面、盐、酱等菜肴,另有寿桃2盆,每盆24只;年糕、烧卖、口包各4盆,每盆5只。八仙桌外面还得放一张搁几,上置“五祀”(烛台等祭器)及洗刷用的脸盆、毛巾、镜子等。族人聚餐的小菜是:花生、肉(油豆腐底)、三鲜、鹅肉(海蜇底)、羊肉(咸菜底)、带鱼、黄鱼、咸羹、肚羹、芋艿鸡、豆腐汤。如今看来,这些菜实在一般,算不了什么,如鹅肉、羊肉下面还要用咸菜、海蜇垫底,说来有点寒酸。可是在当时,这样的菜已经很好了。可见旧时的生活水平跟现在是无法相比的。
据新编《定海县志》载,夏氏族人除居住在紫微、册子、烟墩外,马岙、北蝉、洋岙、干(石览)等地也有。因《夏氏宗谱》修得较早,说夏氏族人只在紫微、册子、西道头三处,经多年生息繁衍,搬来迁去,故而居地益增。新编《定海县志》还说:(夏氏)始祖“国”字辈明时从镇海夏度岙定居烟墩,已17代。《夏氏宗谱》的祭文中说“爰于原隰,奠宅(犭四)山”(旧时,马目与烟墩合称泗马乡,(犭四)山即泗马——笔者注),这“原隰”大概就是指镇海的夏度岙。
发贴者:夏克非 时间:2008-2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