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古代名人

唐朝江西德安藉左散骑常侍夏勰

时间:2025-02-16 11:51:26   发帖人:夏国初   来源:夏卫兵   阅读:233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唐朝江西德安藉左散骑常侍 夏勰夏勰唐朝江西武宁县令、江西等地夏姓始祖 夏光庭后裔。唐文宗太和甲寅八年(公元834年)生于江西德安,派名敬敷,讳勰。夏勰自幼天资聪明、勤奋刻苦读书、通晓大义,文章造诣博大精深。唐僖宗时期(公元873-888年)考中进士及博学鸿词科,外放担任虢州(...
  唐朝江西德安藉左散骑常侍   夏勰
  
  夏勰 唐朝江西武宁县令、江西等地夏姓始祖 夏光庭后裔。唐文宗太和甲寅八年(公元834年)生于江西德安,派名敬敷,讳勰。夏勰自幼天资聪明、勤奋刻苦读书、通晓大义,文章造诣博大精深。唐僖宗时期(公元873-888年)考中进士及博学鸿词科,外放担任虢州(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西南八十五里许)刺史,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左散骑常侍。为官期间严守法度,每当接见下属官吏时,总是端坐正位(南面而坐),监司以下官员需长跪禀报事务。但夏勰从不空谈周公、孔子的仁义道德,听到他人善行就相信,听闻他人过失则保持怀疑态度。处理政务明察秋毫,以和蔼态度对待士人,对通晓经学、精于吏治的才士,更是如同对待自家子弟般倾心爱护。夏勰在虢州任职时,正值严重饥荒,又遭遇黄巢起义后的动荡局面,民心动荡不安。夏勰到任后立即下令各州县开仓放粮,虽然动用官仓十多万石存粮引发官吏震惊,但夏勰解释道:“战乱之后又逢大灾,百姓被饥饿所迫,谁能保证不会出现第二个黄巢?与其饿死或作乱而死都是死路一条,民众宁可选择反抗求生。若放任灾情发展,暴乱只会愈演愈烈。朝廷若有责罚,我愿一力承担。”当年虢州虽遭遇空前灾荒,但百姓少有饿死者,也未发生相互劫掠的暴乱,全赖夏勰的义勇担当才得以保全。夏勰离任后,因为喜爱蒲(古蒲亭县,即今德安县)西的山水,于是迁德安西乡之白水堡长庆里(2001年属江西省德安县白水街乡长庆村,2002年属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长庆村)。夏勰卒于唐哀帝天祐丁卯四年(公元907年),葬德安县西部的崐崙山麒麟峰流泪岩下大宕岭亥山巳向。夏勰的6世孙夏竦(公元985—1051年),为北宋真宗、仁宗时期的名臣,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枢密使、参知政事,封英国公,进郑国公,赐谥文庄。(德安夏卫兵、都昌夏国初供稿)


相关评论

夏氏宗亲网  版权所有  手机号/微信:18908662169


夏氏宗亲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,无任何商业目的,弘扬大禹文化为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,沟通交流,资料查询。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夏氏宗亲开放,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,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

闽ICP备17018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