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Xià
夏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号为姓氏,源于妫姓。周封夏后 于杞,其不得封者以夏为姓。二是以祖辈名为姓氏,源于妫姓。陈宣公 的儿子子西,字子夏。其孙征舒以祖父之字为姓,称为夏征舒,其后遂 有夏姓。三是出自改姓,为夏侯氏所改。
秦代以前,夏姓主要在中原地区生息繁衍,并逐渐迁往陕西、山 东、安徽、山西、河北等地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夏姓还主要活跃于我国 北方广大地区,特别是中原一带,后大举南迁,分布中心移向江南。唐 宋后,夏姓主要聚居于今安徽、浙江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苏、福建和广 东、广西等地,尤以浙江分布最多。
夏姓历史人物有夏竦,北宋大臣,古文字学家、文学家。他聪敏好 学,经史、百家、阴阳、律历至佛老之 书,无所不通。文章典雅藻丽,治军赏 罚分明。对疾病死丧者,关怀备至。著 文集百卷。夏圭,南宋杰出画家,早年 工人物画,后以山水画著称。画风洒 脱,糅合李唐、范宽与米芾的画法,善用秃笔,苍劲豪放中见浑融滋 润。构图多作半边或一角之景,时称“夏半边”。夏昶,明代著名画家, 不仅善画,而且善书能诗,其诗词清丽,书工正楷,其画擅长竹石,气 韵生动,当时推为第一。夏衍,中国剧作家、电影艺术家、社会活动 家。长期致力于民族文化事业、统一战线工作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,对 中国戏剧、电影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禹治水有功,是为夏后氏,周封其后裔于杞,其不得封者,以夏为氏(7,9,12,17,60)。②系自妫姓。春秋时陈宣公之庶子子西,字子夏,其孙征舒,以王父字为氏(7,9,12,17,60)。③西夏人姓(240)。④明时赐元人齐噜台姓夏名贵(24)。⑤清满洲人姓。世居子街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⑥清嘉庆十三年,岭夷12地夷人归附,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,龙竹山头目姓夏(72)。⑦台湾土著赛夏族哈也湾氏后改为夏氏(65,385)。⑧土家(389)、蒙古、回(344)、佤(160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会稽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39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三省夏姓约占全国汉族夏姓人口39%。【人】 夏区夫,春秋时陈大夫(7,17)。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 龙口、平邑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 林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蒙、回、 彝、藏、水、壮、苗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 均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 族略》 俱予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 “夏氏,亦 曰夏后氏,姒姓,颛帝之后也。当尧之时,有洪水之 患,使鲧治之,九载不成功,殛鲧于羽山,用其子禹 为司空。治水有大功,舜以天下授之,是为夏后氏。 今陕州夏县,禹之所都也。”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注 引 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 云: “出自姒姓。夏禹裔孙东 楼公封为杞侯,至简公为楚所灭。弟佗奔鲁,鲁悼公 以其夏禹之后,给以采地,为侯,因以为氏。后去鲁 之沛。分沛之谯,遂为郡人。” 又,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谱》 云: “夏后氏后,周封夏后于杞,其不得封 者,以夏为氏。” ②郑樵又注: “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 夏,其孙夏舒以王父 (字) 为氏,是为陈 (之) 夏 氏。”此当以王父字为氏,系出妫姓。(按: 陈宣公之 子少西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作 “陈宣公庶子子西”; 《姓氏考略》、《姓氏词典》 并引作 “陈宣公庶子孑 西”; 夏舒,《姓氏考略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并作“徵 舒”;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辞词》则并作“征 舒”。③为蒙古族姓名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载: “明赐元人齐噜台姓名曰夏贵。” ④或为夏侯氏所改。 《姓氏词典》 据《安化夏氏谱·叙》 注云: “系夏侯氏 所改。湖南安化夏氏,其先出于夏侯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 全》亦载: “(夏)为夏侯氏所改。今甘肃庆阳夏氏即 是。”⑤回族之夏姓,则源于“摄思廉夏”。元皇庆间 (1312——1313年) 开才龙人不鲁罕丁到晋江清净寺 主持寺务几达60年之久,享有124岁高龄,主持寺 务时人们称他“摄思廉夏”,“摄思廉” 即 “伊斯兰” 之别译; 夏,汉意为长老、掌教之意。后不鲁罕丁即 以夏为姓。其子夏敕,后裔有夏彦高、夏东升、夏日 禹等。
汉代有夏宽,武帝时阳城内史; 南朝宋有夏赤 松,会稽人,善弈; 宋代有夏圭。
读音:Bào
鲍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姒姓。 春秋时杞公子仕宦挤,食采于鲍,其后代遂以“鲍”为姓氏。 二是以国名为姓氏,为夏诸侯国鲍国的后代,其后因以国为 姓。三是少数民族姓氏,北魏代北地区少数民族俟力伐氏改姓 “鲍”,称为鲍氏。
鲍姓发源于今山东历城,战国时迁往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 江苏等地。秦汉之际,鲍姓已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,并有一 支进入安徽。魏晋南北朝时,鲍姓繁衍于山东、江苏间,东海 郡之地的鲍姓也人丁兴旺。后进入今浙江、江苏、湖北等地。 唐末五代时期,鲍姓在今江西、湖南、四川等地定居。两宋 时,繁衍于今安徽、江苏、浙江等南方省份的鲍姓十分兴旺。 元代,鲍姓向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徙居。明初,山西鲍姓作 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安徽、江苏、河北、河 南等地。明中叶以后,鲍姓进入台湾。如今,鲍姓尤以青海、 江苏、山东、湖北、浙江等省为多。
鲍姓历史人物有鲍叔牙,春秋时期齐国大夫。与齐国政治 家管仲交往甚密。管仲家贫,鲍叔牙常给予资助。后来齐桓公 囚禁并欲杀管仲,鲍叔牙力加劝阻,认为桓公如欲成就霸业, 非用管仲不可。桓公遂厚礼以待管仲,并任管仲为大夫。在管 仲辅佐下,齐桓公终于成为春秋霸主。鲍照,南朝宋文学家。 他长于乐府,尤擅七言歌行,风格俊逸,对后来唐诗人李白、 岑参等影响很大。
鲍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六十二位。
系出姒姓,夏禹后。春秋时杞公子有仕齐者,食采于鲍,因以命氏。(见《姓苑》)
鲍出自姒姓,夏诸侯国,子孙氏焉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姒姓,夏禹之后有鲍敬叔,仕齐,食采于鲍,因以为氏。敬叔生叔牙,曾孙国,代为上卿。望出上党、泰山、东海、河南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后魏,俟力伐氏改为鲍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▲〈春秋齐〉鲍叔牙,大夫。〈汉〉鲍宣,高城人,哀帝时为谏大夫。〈南朝宋〉鲍照,东海人,诗人。
读音:Yú
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春秋时秦由余之 后。春秋时秦国有臣名由余,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,使秦国成为西方霸 主。其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,有由姓,有余姓。二是出自姒姓。夏禹 封小儿子姒罕姓余。其后代遂相沿为余姓。三是出自他族和他族改姓。
由余后裔春秋时应繁衍于秦国一带。秦汉以后,余姓一支迁入陕州 (今河南三门峡陕县),一支迁居江南,主要繁衍于今安徽。魏晋南北朝 时期,余姓进入今湖北、湖南、江苏等地。唐初,余姓落籍福建,唐 末,有部分迁入韶州曲江县(今属广东)武溪。明代,余姓作为山西洪 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 江、河北、安徽等地。清代,余姓迁至台湾,又有移居海外者。如今, 余姓尤以四川、广东、江西、云南、河 南、湖北、安徽等省为多。
余姓历史人物有余靖,北宋大臣。 反对祥瑞说,认为:“国之兴也在乎 德,不在乎瑞;国之亡也在乎乱,不在 乎妖。”善诗文。余阙,元末将领。为政严明,因不愿依附权贵,弃官 归家。后又被召为翰林修撰,参与编修辽、金、宋三史。余象斗,明通 俗小说编著者和刊行者,有作品《四游记》《列国志传》等。余怀,明 末清初文学家。工诗文,擅写戏曲评论,为王士禛、吴伟业等所推重。 与杜濬、白梦鼐齐名,时称“余杜白”。余三胜,清京剧演员。擅长昆 曲。他是把汉调、昆曲、徽调融合于京剧的奠基人之一。
源】 ①相传夏禹之后有余氏,见《姓考》(62)。②春秋时秦由余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1,17,21)。由余,原为晋人,亡入戎。戎王闻秦穆公贤,使由余于秦以观之。穆公与之语,以为贤,因留不遣,为秦谋伐戎之策,秦遂霸西戎(61)。③余,春秋时小国,出赤狄部,隗姓,其后以国为氏(12,21)。④傈僳族以鱼为原始图腾的挖饶时氏族,汉姓为余(148,149,150)。⑤羌族余约志房名,后改为余氏(194)。⑥四川、甘肃一带白马藏族之严茹氏、热则氏、陪茹氏等,汉姓均为余(220)。⑦云南镇雄县余姓,原为铁姓,系蒙古人铁木键之后,元顺帝时为避红巾军乱,改姓金,续而去一横,改为余姓(331)。⑧锡伯族余木尔其氏汉姓为余(422)。⑨台湾土著(65)、彝(129)、布依(133)、苗(135,205)、畲(172)、满(344)、土家(387)、白(138)、保安、羌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下邳、吴兴、新安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1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四川、广东、江西、云南、河南、湖北、安徽等省多此姓,上述7省余姓约占全国汉族余姓人口77%。【人】 余靖,宋时曲江人,累官工部尚书(62)。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 尚义、山东之平邑、山西之太原、内蒙古之乌海、广东之 新会、广西之田林、贵州之从江、云南之泸水及河口、陇 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回、鲜、苗、壮、白、水、羌、彝、畲、 土家、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 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据《风俗通》注:“由余之后。世 居歙州,为新安大族。望出下邳、吴兴。”或按:“余,隗 姓。《国语》称:‘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满,皆赤狄隗姓’。”②白 族之余姓,源於原始氏族之图腾崇拜。白族语称“乌”, 汉意为“鱼”,遂以为姓,或以其汉意“鱼”之音谐以汉姓 “余”而为姓。③彝族之余姓,则出自“丝古普”。本为 以神名命名的氏族名,遂以为姓。后或改为单姓“余”。 ④羌族之余姓,分布在四川之茂汶,由“俄日”所改。 “俄日”乃羌语,汉意为“鱼”。本为房名,遂以为氏。后 或取其汉意“鱼”之音谐以汉姓“余”而为单姓。⑤傈僳 族之余姓,也出自鱼氏族,后或取鱼音谐以汉姓“余”而 为之姓。注②——⑤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》。
南朝宋有余齐民;唐代有余钦,集贤院学士;元代 有余阙;明代有余栅;清代有余萧客。
读音:Dòu
窦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源于夏后氏,为少康之后。 夏帝太康时,发生有穷氏政变,他怀孕的妻子从窦(洞穴名) 逃出,在有仍这个地方生少康。少康继位,为了纪念祖上这个 历史事件,少康就让他留居有仍的儿子姓窦。二是源自氐族姓 氏,有氐王窦茂。三是源自赐姓。有鲜卑族被赐姓窦姓。四是 源自战国时窦公。魏国有窦公,其后代遂以窦为姓。
秦汉之际,窦姓在今河北武邑东部的观津一带落籍。汉 末,窦武孙逃于零陵(今湖南永州),曹操平荆州,他又徙居 邺(今江苏南京)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窦姓遍及黄河中下 游诸省,并有一支窦姓迁居今辽宁北部和北京一带。唐末五代 时期,窦姓南迁于今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明 初,山西窦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山东、 江苏、浙江、河北、河南、天津等地。如今,窦姓尤以江苏为 多。
窦姓历史人物有窦太后,西汉文帝皇后。好黄老之学,不 喜儒术,武帝初即位,她曾罢黜大臣窦婴、田蚡、赵绾等。窦 宪,东汉权臣,太后临朝,窦宪把持朝廷大政,权倾一时。窦 宪曾大破匈奴,登燕然山,刻石纪功,命中护军班固作铭。窦 师伦,唐代丝绸纹样设计家、画家。擅长绘画,精通丝绸纹样 设计。他发扬中国传统,吸收中亚、西亚的题材和表现方法, 创造出很多章彩奇丽的绫锦纹样,蜀人称为“陵阳公样”。窦 俨,五代宋文学家、音乐家。熟知典制故事,凡祀事乐章、宗 庙谥号,多出其手。
夏帝相遭有穷氏之难,其妃方娠,逃出自窦,而生少康,其后氏焉。(见《风俗通》)
出自姒姓,夏后氏帝相失国,其妃有仍氏女方娠,逃出自窦,奔归有仍氏,生子曰少康,二子曰杼、曰龙、留居有仍遂为窦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姒姓,扶风,又望出河西,夏王相遭有穷之难,后方娠,出自窦,后生少康,支孙以窦为氏。(见《尚友录》)
▲〈汉〉窦广国,观津人,景帝时封章武侯。〈唐〉窦蒙,扶风人,国子司业。〈金〉窦汉卿,医学家。
读音:Zōu
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姒姓,越王勾践之后。 二是源自曹姓,以国名为姓。周代有邹国,又称邾娄,后为楚 所灭,后世子孙有以邹为姓氏者。
邹姓主要发祥于今山东邹城。西汉以后,邹姓一支迁居河 南邹坊。魏晋南北朝,邹姓南迁于江浙一带,后又散居于闽粤 一带。唐代,邹姓入闽。南宋时,邹姓迁居广东,以后又广泛 分布于今江西、江苏、福建、浙江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 明初洪武年间,邹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 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明清之际,邹姓赴台, 及至海外。如今邹姓在四川、江西、山东、湖北、浙江、福建 等省为多。
邹姓历史人物有邹忌,战国齐相。齐威王时,他以鼓琴节 奏说明治国之道,得赏识,被任为相。邹阳,西汉文学家,吴 王濞招致四方游士,阳与严忌、枚乘等俱仕吴,以文辞知名。 邹伯奇,清科学家,精通光学、天文、历算,著有《格术补》 《赤道星图黄道星图》等。邹容,近代民主革命者。赴日留学, 积极参加革命活动。回国后参加爱国学社,著《革命军》,宣 传革命是“天演之公例”、“世界之公理”,号召推翻清朝统 治,建立“中华共和国”。
【综】 台湾台北多此姓(64,68,261)。按,邹为邹之俗写,故邹氏源于邹姓,今台湾有人分邹与邹为两个姓。
邹本邾娄国,改为邹,后以为氏,帝颛顼之后所封。(见《说文》)
宋愍公之后,正考公食采于邹,生叔梁纥,遂为邹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▲<汉>邹长倩,公孙弘之故人。<金>邹谷,诸城人,大理寺丞。<明>邹迪光,无锡人,诗人。
读音:Gù
顾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夏朝时有顾 国,夏末顾国被商汤攻灭,散居各地的顾伯子孙便以国名为 姓,称为顾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。越王勾践后裔,在汉代时 被封于顾邑,子孙以封地为姓氏,即为顾氏。
顾姓分为两支,一支发祥于河南范县,另一支发祥于浙江 绍兴。南方顾姓后来成为会稽一带大姓,汉魏六朝时与陆、 朱、张合称为会稽四姓。三国至唐代,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 之一。明初,顾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 于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等地。明代中叶时,顾姓不 仅分布于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等地,而且在北 方的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北、内蒙古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。 明末至清中叶,顾姓赴台湾,播迁海外。如今,顾姓尤以江 苏、浙江等省为多。
顾姓历史人物有顾恺之,东晋著名画家、文学家。工于诗 赋,尤善绘画,他的瓦棺寺壁画《维摩诘像》曾轰动一时。他认 为画人重在传神,强调“以形写神”,其画法与画论,对中国绘 画艺术影响甚大。顾况,唐诗人。善画山水。工于写诗。诗质朴 平易,喜用口语,句法长短错杂,活泼流动,对白居易新乐府有 一定影响。他的诗作多针砭时弊,同情下层人民。顾宪成,明政 治家、东林党创始人。他与高攀龙,弟允成讲学东林书院;与赵 南星、邹元标号为三君。他们讽议朝政,品评人物,学时名士云 集响应,遂结成东林党。顾炎武,明末清初思想家。少年时参加 “复社”反宦官权贵斗争,后参加抗清起义。工于诗文。对国家 典制、郡邑掌故、天文仪象、音韵训诂之学等,都有研究。晚年 治经,侧重考证,开清代朴学风气。
顾伯,夏殷侯国也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顾氏谱云: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,汉封东瓯,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,因氏焉,汉初居会稽。(见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)
出己姓,夏伯,夏商侯国,成汤伐韦顾,顾之子孙散亡,以邑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▲〈三国吴〉顾雍,吴郡人,丞相。〈唐〉顾况,苏州人,诗人。〈明〉顾正谊,松江华亭人,画家。
读音:Lóu
娄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曹姓。春秋时邾 娄国(今山东邹城东南)子孙有以国为姓氏者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 氏,为离娄后裔。据说离娄为黄帝时圣人,能视百步之外,察秋毫之 末,其后人有以娄为姓者。三是改姓,北魏改代北匹娄氏、伊娄氏、乙 那娄氏为娄姓。
娄姓在战国、秦代时主要繁衍于山东大地。西汉时有徙居今河南南 阳、杞县等地者。并有一部分娄姓落籍今安徽亳州,后经繁衍,昌盛为 娄姓谯郡郡望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娄姓落籍于今江苏、浙江,并且 在今浙江金华一带形成大的聚落。唐时,北方娄姓大量迁入江西。宋元 时期,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福建、广东等省均有娄姓人居住。元末以 后,广东、四川、湖南等地的娄姓有入 迁今云南、广西、贵州者。明初,山西 娄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 分迁于河北、河南、甘肃、陕西等地。 清朝时,娄姓有人迁入东三省。如今, 娄姓尤以贵州、江西、黑龙江、河南等省为多。
娄姓历史人物有娄敬,西汉名臣。早年帮助刘邦入都关中,赐姓 刘。后刘邦攻打匈奴失败,他主张与匈奴和亲结好,高祖采纳其建议, 并派他出使匈奴缔结和亲之约。娄师德,唐高宗、武则天时大臣。前后 总边要为将相三十余年,以谨慎忍让闻名。娄坚,明诗人。诗歌风格清 新,时人合刻唐时升、程嘉燧、李流芳及娄坚诗,名《嘉定四先生集》。
邾娄国子孙以娄为姓。(见《风俗通》)
娄氏,出自姒姓。夏少康裔孙东楼公封于杞,为楚所灭,子孙食邑于娄,因以为氏。城阳诸县有娄乡是也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匹娄氏,伊娄氏,乙那娄氏,并改为娄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▲<后魏>娄提,代人,太武时封真定侯。<宋>娄机,嘉兴人,参知政事。<明>娄志德,项城人,福建布政使。
读音:Bāo
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据说为 包羲氏之后。包羲氏即伏羲,传说他发明了八卦。另说为春秋 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。二是改姓,丹阳包氏,本姓鲍,王莽 时避乱改为包姓,成为包姓的一支。
包姓发源于河南,后有进入湖北、山西者。秦末汉初,包 姓避难东入安徽、江苏,南迁湖北,北徙河北、山东。魏晋南 北朝时期,包姓南迁至今江西、浙江、湖南等地。南宋末年, 包姓开始在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湖南、四川等地散居开 来。明初,包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 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陕西、江苏等地。清中叶以后,有包姓渡 海赴台湾、入迁东北三省。如今,包姓尤以江苏、浙江等省为 多。
包姓历史人物有包拯,北宋名臣。天圣年间进士。任开封 知府时,执法严峻,不畏权势。在朝之时,贵戚官宦都不敢为 非作歹,当时“包青天”的名号妇孺皆知。他刚正不阿,为民 申冤,惩治权贵,树立了清正廉洁官员的榜样。明人以他断案 的民间传说写成《包公案》一书,流传甚广。包世臣,清代学 者、书法家。他关心时政,对农政、漕运、盐政、货币、兵 法、鸦片等问题都有论述,主张积极抗英。他善于书法,提倡 北碑,兼习二王,对咸丰、同治年间的书法很有影响。著有 《艺舟双楫》等。
源】 ①相传古帝庖牺氏(即伏羲氏)之后有包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②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大夫申包胥(楚君蚡冒之裔)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7,11,17,21,60)。子孙徙居上党(17)。③丹阳包氏,其先为泰山鲍氏,王莽时避难,去鱼为包(7,60)。④宋时番部俞龙琦率属来降,自言闻包侍制(即包拯)为朝廷忠臣,乞赐姓包(24)。⑤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⑥清满洲八旗姓乌雅氏后有改姓包氏者(174,181)。⑦清辽宁岫岩蒙古八旗之裔有包氏(183)。居内蒙古东北部原蒙古孛儿只斤氏,汉姓为包(384)。⑧瑶(118,123,225)、彝(130,380)、土家(387)、东乡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丹阳(17,21,60,418),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5%。尤以江苏、浙江多此姓,二省包姓约占全国汉族包姓人口13%。【人】 包咸,东汉时会稽曲阿人,累官大鸿胪(21)。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 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湖北之监利,广东之澄 海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 地均有分布。汉、蒙、满、回、瑶、土家、东乡、仫 佬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 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包牺氏后有包氏。” 包牺亦作 “庖牺”。 音fúxī。其后或以 “包” 为氏,当亦音变为bāo。② 郑樵注云:“楚大夫申包胥后,以字为氏。” 申包胥, 楚公族大夫,姓公孙,封於申,故号申包胥。③或为 鲍姓所改。“丹阳包氏,本鲍氏,避王莽乱改包。” 见 《姓氏考略》。丹阳即今江苏镇江。丹阳包氏之先为泰 山 (即今山东泰安东南)鲍姓,南迁,改氏。④或为 俞姓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载: “宋番部俞龙琦率 属来降,自言闻包待制 (按: 即指传说中的包公) 为 朝廷忠臣,乞赐姓包,上从之。” ⑤或为满族乌雅氏 所改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⑥蒙古族包姓或为博尔济 吉特氏所改,本为部落名,以部为姓,乃元代皇家姓 氏。后或取博尔济吉特氏之首音谐“包”而为单姓。
东汉有包咸,大鸿胪,会稽人; 宋代有包拯,龙 图阁直学士 (亦即 “包待制”、“包公”),合肥人; 清 代有包世臣,泾人。
读音:Dǎng
党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西羌姓。党项羌族为我国古 代的少数民族,其后人以族号为姓氏。二是北魏皇族拓跋氏的 后代。三是传说为夏后氏夏禹的后代。
党姓多源,在先秦时已广泛分布于晋(今山西太原)、鲁 (今山东曲阜)、周(今河南洛阳)等地。历三家分晋至秦汉,党 姓迁居于今陕西、河北等地。汉魏时,羌族中原有的雷、党等 大姓内迁陕西关中。两晋南北朝时期,山西、河南等地均有羌 族党姓人家入居。唐末五代时期,陕西作为国都所在地更是战 争的重灾区,有党姓人家被迫迁居于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 等南方省份,并有同州一支党姓迁居山东泰安。南宋后,党姓 避乱进入南方渐多。明初,山西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 之一,被分迁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等地。明朝中 叶以后,党姓有进入广东、台湾以及东南亚者。当代的党姓以 陕西、山东、山西、云南等地为多。
党姓历史人物有党进,北宋初年军事将领,英勇作战,深 得宋太祖的赏识。党怀英,金朝文学家,能诗文,也精于书 法,官至翰林学士,曾担任《辽史》刊修官。党还醇,明朝 人,天启年间进士。任职期间,他勤于政务,处处为民着想。 崇祯年间官良乡知县,清兵攻来,据城固守。因无救援的兵 力,他又不愿意作逃兵,城破被杀。
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党氏之后(17,21)。②西羌人姓。系自党项族,以族名为氏(70)。原音去声,今为上声(12,70)。知党为瓽之省借(26,70)。自称夏禹之裔(12,60),然此系附会之说。③匈奴赫连部族有党氏(17)。④鲜卑拓拔部族有党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⑤西夏人姓(24)。⑥满、蒙古(344)、彝(130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冯翊(17,21,62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9%。尤以陕西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党姓人口47%。【人】 党耐虎,东晋末姚秦之将,亦作瓽耐虎(6,21,26)。党仁弘,唐时广州都督(21)。【它】 党之简化字为党,现大陆党姓包括党、党二姓,已无法区别。然今台湾仍分党、党为二姓。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乐亭, 山东之龙口、鱼台、平邑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,湖北 之监利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邱北、河口,四川之合 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、水族有此姓。《郑通 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党,去声,今人呼上声。本出西羌。 姚秦有将军党耐虎,自云夏后氏之后,世为羌豪。” ②又云: “又有吴平男党娥,子孙居同州。” 吴平,旧 县名,其地在今江西之宜春。人名为 “娥”,恐读者 误以为女性。特於其原籍下缀以 “男” 字。“吴平男 党娥”,吴平县有男士党娥者。后率子孙迁居 “同 州”,其治在今陕西之大荔。此之党姓,当不同於羌 人之 “党”。③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拓跋 后有党氏。” 则此当出自鲜卑族。④或与 “黨” 通。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 云: “与黨姓通。 晋大夫黨氏之后。” (按: 党、黨,古为二字二姓。今 “黨”简作“党”。) ⑤或出自党项人。党项乃西羌之 强族,或即以族为姓,亦称党氏。西夏有武功大夫党 得敬。⑥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羌族》 称: 党,古羌人 姓,“与当煎当阗诸种有关”,谐其第一音节,而为 “党”。亦作 “瓽”。
宋代有党进,节度使; 又有党祺,淳化登第; 庆 历登科有党师经,延州人。
读音:Jī
嵇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于姬姓。夏朝君主少康将王子季抒 封于会稽,称会稽氏,遂以稽为姓。至汉初,会稽氏的后裔迁到谯郡的 嵇山,便又改为嵇姓。此后,会稽氏的后裔就以“嵇”作为姓氏了。二 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,北魏鲜卑族有纥奚氏,徙居中原,改为汉姓嵇, 遂成嵇氏。
嵇姓发源于安徽宿州,此地东汉属谯郡管辖,故谯郡为嵇姓第一大 郡望。后改为嵇姓的北魏鲜卑族纥奚氏曾大量繁衍于巩县亳丘(今河南 巩义),与汉族嵇姓相融合,嵇姓昌盛为河南郡望。“五胡乱华”时, 嵇姓为躲避战乱逃居全国各地。如今嵇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河南、 江苏等省为多。
嵇姓历史人物有嵇康,三国魏时文 学家、思想家、音乐家,著名的“竹林 七贤”之一,世称嵇中散。魏晋易代之 际,嵇康在政治上对司马氏采取不合作 态度,最终被司马氏杀害。他博学多 才,诗文俱佳。热爱音乐,擅长弹琴。尤以散文成就最高,其文章《与 山巨源绝交书》《声无哀乐论》在文化史上影响巨大。嵇康的儿子嵇 绍,“八王之乱”时,从惠帝与成都王颖交战,以身护帝,血溅帝衣, 后被推为忠君的典范。
嵇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九十四位。
音】 又音奚(Xī)(80)。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王少康封支子季杼于会稽,遂为会稽氏。汉初时迁于谯之嵇山(今安徽宿县西南120里),改为嵇氏(6,12,17,60)。一说本姓奚,其先会稽上虞人,以避怨徙至銍(故城在今安徽宿县西南46里),銍有嵇山,因命氏嵇(17,60)。 ②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纥奚氏为嵇氏(12,17)。【望】 河南(17),谯郡(60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嵆〕(235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尤以河南、江苏等省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嵇姓人口92%。【人】 嵇康,三国时谯郡銍人,官拜中散大夫(17,21,61)。嵇敬,北魏时大将军,其先纥奚氏(17)。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, 河北之涉县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陕西 之韩城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等地均有分 布。汉族、水族、布依族等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 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姒姓。夏少 康封子季杼于会稽,遂为会稽氏。汉初,徙谯 (郡) 之嵇山,改为嵇氏。” 此当以地为氏,系出姒姓。② 又云: “统嵇氏改为嵇氏。” 统嵇,历史上代北地区复 姓。③为奚姓所改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文章叙录》 云: “嵇康本姓奚,由会稽迁谯之铚县,取稽字之上 以为姓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元和志》 注云: “晋嵇康 家于铚嵇山之下,因改姓嵇氏。”嵇,或作“嵆”。
西汉时有嵇发; 三国时魏有嵇康; 南朝梁有嵇宝 钧; 明代有嵇昭,滦州知州; 清代有嵇永福,康熙时 历城县丞,无锡人。
读音:Yáng
阳姓的起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出自姬姓。周景王封少子于 阳樊,其后代便以邑名为姓氏。二是出自姒姓。夏禹的后人有 阳姓。三是出自春秋时鲁季孙氏家臣阳虎,因封邑在阳关而得 阳姓。四是出自芈姓。春秋时楚穆王之子为王子扬,扬的孙子 匄任楚平王时令尹,被封于阳,又称阳,其后代遂以地名为 姓氏。
阳姓的发源地主要在今山东境内。如今,阳姓尤以湖南、 广西、江西、四川等省区为多。
阳姓历史人物有阳货,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平子的家臣。季 氏几代把持鲁国朝政,而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。季平子死 后,阳货专权管理鲁国政事。后来他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季桓 子,失败后逃往晋国。阳雍伯,一称羊公,汉代人。据说他曾 经连续三年为行人免费提供食物。后来有一个受过他恩惠的人 回赠给他一升菜子,并告诉他:“种此生美玉,并得好妇。” 他将菜子种下后果然长出美玉,他以之为聘礼迎娶北平徐氏 女,后生子十人,皆俊朗有才,位至卿相。阳城,唐代人,曾 任道州刺史。当时道州一带多矮人,地方官把矮人作为特产贡 献给朝廷,专供取乐玩耍。阳城上疏历陈因贡矮奴给道州人民 带来的无尽苦难,要求免除,获皇上同意。道州百姓感激不 尽,奉阳城为福星,将他塑造成为天官模样以表达他们的崇敬 之心。
阳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五百位。
阳,古国名。周惠王时,齐人迁阳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姓考》)
其国近齐,闵二年,齐人迁之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)
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,后裔避周乱适燕,因邑命氏。望出玉田。(见《广韵》)
▲<春秋鲁>阳虎,为季氏家臣。<后魏>阳球,泉州人,九江太守。<宋>阳孝本,赣人,隐士。
读音:Yǔ
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自大禹。二是 以国为姓,源自妘姓。春秋时有妘姓诸侯国鄅国,其后代子孙以国为 姓,后去邑旁为禹,表示亡国,称禹氏。
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禹姓人分布。
禹姓历史人物有禹之鼎,清画家。尤其擅长画肖像。有《骑牛南还 图》《放鹇图》等作品传世。
禹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零七位。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禹支庶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9,12)。 ②周时鄅国(故城在今山东临沂北),其后以国为氏,后去邑为禹氏(7,15,21,60)。 ③回(176)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陇西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【人】 禹万诚,宋时常州刺史(15,21)。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平度、 平邑、昌乐,山西之太原,湖南之芷江,贵州之从 江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等地有分布。汉、回、鲜等民 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 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姓姒,夏禹之后 也。王僧孺 《百家谱》 云: 兰陵萧道游娶禹氏女; 南 唐将禹万诚。望出陇西。”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广 韵》云: “鄅子之后,以国为姓,后去 ‘邑’ 为禹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注“鄅” 引 《姓考》 云: “惠连妘姓之 裔,封於鄅,即春秋鄅国,其后为氏。鄅建国於启 阳,在今山东临沂县北十五里。则禹或鄅所改,系出 妘姓。”
金代有禹显,义胜军节度使; 明代有禹祥,仁寿 县知县; 清代有禹之鼎,康熙时名画家。
读音:ou yáng
欧阳姓主要是以封地为姓氏。越国被楚灭亡之后,其后世 孙被封于乌程欧阳亭,遂因以为姓。
欧阳姓发源于渤海郡(今河北沧县)。当今,欧阳姓主要 分布在江西、湖北、广东、河南、四川、安徽、湖南、贵州、 广西等地。
欧阳姓历史人物有欧阳询,唐代著名书法家,书法学二 王,平顺中见险绝。因他曾做过太子率更令,故世称其书体为 率更体。他的作品《九成宫醴泉铭》刻于九成宫。欧阳詹,唐 代福建人。欧阳詹文章诗赋名噪一时,才高学博,对福建地区 文教事业影响深远,被称为“闽学鼻祖”。他参加科举考试以 优异成绩中进士第二名,与他同榜的还有韩愈等名士,时称 “龙虎榜”。后欧阳詹担任国子监四门助教,因此被人们尊称为 “欧阳四门先生”。欧阳修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,天圣年 间进士,庆历年间任谏官,因支持范仲淹变法,要求改良政 治,被贬到滁州;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。他是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,其散文文理通达,抒情委婉,为“唐宋 八大家”之一。诗歌风格与散文近似,语言流畅自然。词作婉 丽柔美,继承南唐遗风。他是当时文坛领袖,曾巩、苏洵、苏 轼等均出其门下。曾与宋祁合修《新唐书》,并编撰《新五代 史》,有《欧阳文忠集》。欧阳予倩,名立袁。湖南浏阳人,戏 剧艺术家、表演教育家。是中国戏剧运动的倡导者和话剧的开 拓者之一。
欧阳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二位。
越王无疆次子,封乌程欧余山之阳,后有欧氏、欧阳氏。(见《路史》) (参见“欧”条)
▲<汉>欧阳政,王莽时讲学大夫。<宋>欧阳修,庐陵人,文学家。<明>欧阳寅,从化人,南宁府同知
读音:Xiàhóu
夏侯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杞为楚国所灭,杞简公之弟佗逃往鲁 国,鲁悼公封以侯爵,以奉大禹之祀,世称夏侯,其后代子孙因以为姓 氏。
夏侯姓以谯郡(今安徽、河南之间)、鲁国郡(山东曲阜)为郡望。 如今,夏侯姓主要分布于安徽、山东、江西等地。
夏侯姓历史人物有西汉夏侯婴,从小与刘邦关系密切,跟随他起 兵,转战各地,任太仆。后出击项羽,入西蜀,定三秦,屡立殊功,西 汉建立后,封汝阴侯。
夏侯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三位。
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周时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,至简公为楚所灭,弟佗奔鲁,鲁悼公以其为夏禹之后,给以采地为侯,因为夏侯氏(9,11,12,17,60)。【望】 谯郡,鲁国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西兴国(353)、萍乡(371)、北京、上海(91)、台湾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夏侯婴,汉时沛人,封汝阴侯(21,61)。夏侯尚玄,元时华亭人,好著述,仕为东宫伴读(61)。
现行较罕见复姓。今北京、上海、江西之吉 安、山西之太原及晋中地区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姒姓。夏禹之 后。至东楼公,封为杞侯。至简公,为楚惠王所灭。 弟他 (按: 或作 ‘佗’)奔鲁,悼公以他 (为) 夏后, 受爵为侯,因氏焉。后去鲁之沛,分沛之谯,遂为郡 人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姓谱》 亦云: “本姒姓, 夏禹之后。周武王立,封夏裔于杞。杞为楚灭。简公 弟佗奔鲁。鲁悼公以佗夏后,受爵为侯,因以为夏侯 氏。”
汉代有夏侯始昌,鲁人; 三国魏有夏侯惇,谯 人; 元代有夏侯尚玄,华亭人
读音:Xiàng
相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夏朝有帝相,其后裔支庶子孙,有以 祖名为姓者。二是商王河亶甲原居于相,后留居相地者便以地为姓。
相姓发源于河南,望族居于西河郡(今山西、陕西之间)、巴郡 (今四川、重庆)。
相姓历史人物有相世芳,明代安邑人。戍守延安十三年而无怨言, 一生博览群书,能诗善文。
相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九十六位。
【音】 相氏有Xiāng、Xiàng两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相(Xiang)姓。【源】 ①夏王相之后有相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80)。②满、蒙古、回(344)、瑶(119)、苗(205)、东乡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西河(17,60,418),天台(261)。【布】 今相氏Xiāng、Xiàng两音无法区别,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【人】 相龙,晋时嬖人(17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南之芷汉、广东之吴川、 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。汉、白、傣等民族有此姓。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 《姓 苑》: ‘相’ 音 ‘湘’。《姓谱》: ‘商丘有相氏。盖帝相 之后。’ 望出西河。” 张澍云: “《韵会》 以为 ‘平声者 非姓’,此说误。今分平仄二姓。相 (音xiàng),宜 出相土”。帝相,即夏后相,夏启之孙。其后或以名 为氏,系出姒姓;相土,乃商汤之十一世祖,相传为 马车之创制者,其支系或以名为氏,系出子姓。
一音xiàng,亦为姓。
汉代有相单程; 北齐有相愿: 金代有相珙; 明代 有相世芳。
读音:Yuè
越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夏禹后代。二是出自越王勾践之后。
越姓发源于浙江绍兴,望族居于晋阳郡(今山西太原)。
越姓历史人物有越石父,春秋时齐国人。著名贤士,因故被囚禁。 相国晏婴把他赎出来,并聘为上客。越其杰,明代贵阳人。为人倜傥, 工诗文,善骑射,著有《横槊集》等。
越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六十六位。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战国时越王无疆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6,7,12,15,17)。②古南越国,在广州,其后有越姓(4)。③代北复姓越勒、越疆、越质等氏后均改为越氏(7,21,27,60,70)。【望】晋阳(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越坚,明时合州人,正统进士(21,2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原、内蒙古之乌 海、河北之获鹿、山西之太原、甘肃之永登、贵州之 从江、四川之长寿及通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 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 载,归 “入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姒姓, 贾逵注 《国语》 曰: ‘夔、越皆芈姓。’ 实夏后氏之苗 裔,少康庶子封於会稽,以奉禹之祀。文身断发、拔 草莱而邑焉,自号於越。於越者,夷言发声也。其地 今越州城是也。” 此当以国为氏,系出姒姓。②又注: “ 《河南官氏志》有越彊 (强) 氏,改为越氏。” ③又 注: “ 《后秦录》 有北梁州刺史越质诘归,三字虏姓 也,亦改为越氏。”统称: “越氏有三: 勾践之后以国 为氏; 又有越彊氏改为越氏; 又有越质诘氏改为越 氏。” (按: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 称: “越氏有三: 勾践之后以国为氏; 又有越强氏改 为越氏; 又有越质氏改为越氏。” “勾”、“句”古通 用; “强”今为“彊”之简化字; “越质氏” 当为“越 质诘氏”之讹。) ④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称:“北魏越勒氏、越彊氏,并改为越氏。” (按: 查 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《魏书、官氏志》,有 “越勒氏后 改为越氏”,未见“越彊 (强)”、“越质”、“越质诘” 三氏。其 《校勘记》 云: 《疏证》 云: 《姓纂》 十月引 《志》 “越勒、越彊并改姓越。” 《通志略二》 引 《志》 亦云 “越彊改越”。“勤”、“强”古韵相通,故歧为二 氏。即此可证字当作 “勤” …… (勒) 字疑当作 “勤”。
春秋时齐有越石父; 宋代有越移; 明代有越其 杰,正统进士。
读音:Cháo
巢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有巢氏的后代。 二是以国名为姓氏,巢为殷国名。
巢姓发源于安徽,望族居于彭城郡(今江苏徐州、彭城一带)。
巢姓历史人物有巢父,传说为尧帝时高士,山居不出,年老以树为 巢,故称之巢父。尧以天下让之,不受。据传尧曾任许由为九州长,许 由讨厌听到他的声音,就逃往颍水边洗耳,巢父正牵犊饮水,责怪许由 不应该浮游钓誉,在此洗耳,污其犊口,遂牵犊上流饮之。
巢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九十三位。
【源】 ①古帝有巢氏之后(9,11,12,17,60)。②夏禹之后封于巢(故城在今安徽巢县东北5里巢城),春秋时灭于吴,其后以国为氏(11,12,17,60)。③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彭城、鲁城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巢牛臣,春秋时吴人,楚大夫(15,17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乐亭, 山东之昌乐,山西之大同,河南之卢氏,安徽之贵 池、泾县,湖北之洪湖,广东之新会、高要等地均有 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“有巢氏之后,尧时有巢父。” 当为巢氏之始。② “夏商有巢国,其地在庐江,子孙以国为氏。望出彭 城。”《左传》吴有巢斗臣; 东汉有司空巢堪; 隋代有 太医巢元方; 宋代有巢谷; 清代有巢鸣盛。
读音:Zhàn
湛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春秋时居于湛(今河 南宝丰一带)的人,以地名为姓。二是源于姒姓。夏同姓诸侯斟灌氏, 后族人把斟灌二字各取一半,合成湛姓。
湛姓历史人物有湛贲,唐诗人。湛贲与彭伉为连襟,彭伉中进士,设 宴庆贺,湛贲被冷落,从此以后发愤读书,后中进士。当时彭伉正骑驴郊 游,听到湛贲中第的消息,失声掉下。“湛贲及第,彭伉落驴”,遂成典故。
湛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零三位。
【源】 古有湛国,河阳轵县有湛城(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南)是也,见《郡国志》,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湛水,古水名,有二,一在河南宝丰南,湛音Zhàn,一在河南济源西南,湛音Shèn(86)。或以水名为氏。【望】 豫章、新淦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四川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湛姓人口36%。【人】 湛重,汉时大司马(15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 乐亭、围场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监 利,安徽之贵池,江西之南康,广西之灌阳,四川之 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 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氏寻源》 云: “以地为氏。望出豫章、新淦。”②又,其引 《路 史》注云:“河阳轵有湛水,旁有湛城。《左传·襄十 六年》有湛瓯,非江西湛氏所出也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称:湛水有二: 一在河南济源县西南; 一源出河南宝 丰县东南,至襄城县境入北汝河。以地名为姓氏的湛 姓出自多处。③又,《姓氏词典》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 释》称: “‘源于姒姓。’(望出)豫章郡。出姒姓,夏 同姓诸侯斟灌氏,其后子孙失国,居湛水,去 ‘斗’ 字,以二字翻音为湛氏。”
春秋时有湛阪; 后汉有湛重,官大司农; 晋代有 湛方生; 南朝梁有湛然; 唐代有湛贲; 宋代有湛俞, 屯田郎中;明代有湛若水,南京兵部尚书。
读音:Sīkōng
司空姓主要是以官名为姓氏,据说禹为尧司空,后人便以司空为 姓,相沿至今。
司空姓早期在中原及周边地区活动,如今在上海、辽宁、安徽等地 有少量分布。
司空姓历史人物有司空曙,唐代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,擅写五言律 诗。司空图,唐代人,著有《诗品》24卷,对后世诗歌评论有很大影 响。
司空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四十位。
【源】 ①禹为尧司空(《周礼》冬官之属,列为六卿之一,专掌天下水利土木工程),支庶以官为氏(7,12,17,60)。②尧后有隰叔士芳为春秋时晋国司空,因氏。唯晋国有司空之官,其余各国无之,故言司空氏者,系出于晋(12,60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,顿丘(21)。【布】 上海、辽宁沈阳(91)、安徽会山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司空曙,唐时广东人,诗人(21)。
现行较罕见之复姓。今上海、辽宁之沈阳等 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并注 其源: ① “禹为尧司空,支孙氏焉。”此当系出姒姓。 ② “尧后有隰叔, 孙士��为晋司空, 亦因氏焉。” 此 当系出唐陶氏,或云出自祁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源 于士姓。” ③或出自胥氏。“晋大夫胥臣,号司空季 子。又有司空靖、司空督。惟晋官备司空,馀国无 之。言司空氏者,系出于晋。” ④春秋宋亦有司空氏。 《郑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避讳》 注云: “宋以武公名司 空改为司功氏。”
唐代有司空图、司空曙; 宋代有司空舜宾; 又有 司空宗韩,绍圣登科; 明代有司空禧,定海知县。
读音:tán
谭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周有谭国, 后为齐桓公所灭,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(今山东莒县), 而子孙就以国为姓,称谭氏,史称谭氏正宗,是为山东谭氏。 二是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。巴南大姓有谭氏,盘瓠之后。
谭姓发源地在今山东省境内。谭国灭后,一部分留于山东 北部生活,也有一部分谭氏人沿着东海岸到达吴越地区。两汉 时,北方谭氏以山东、河南地区分布最广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 谭姓大举南迁,由北方姓氏变成了较典型的南方姓氏,以今湖 南为繁衍中心。隋唐时,谭姓主要分布于山东、河南、江西等 省。宋元时,谭姓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广东、江西、湖南三省。 明清时,谭姓已遍布大江南北,主要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湖 南、广东、江西、四川、山东、云南等地。今日谭姓以湖南、 广东、四川、湖北等省为多。
谭姓历史人物有谭元春,明代文学家,与钟惺同为“竟陵 派”创始者。论文强调性灵,其诗文风格幽深孤峭。有《谭有 夏合集》。谭嗣同,清末民初人,改良派政治家、思想家。谭 嗣同不仅饱读诗书,而且遍历南北各省,足迹至新疆、台湾等 地。游历不仅使他对祖国大好河山更加热爱,更让他对列强蹂 躏奴役下的民众灾难倍感痛心疾首。他认为只有变法维新才能 救中国。于是参与戊戌变法,变法失败后遇害。著有《仁学》, 留下了其深邃而又进步的哲学思想,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 之地。
谭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九十三位。
春秋时代谭国为齐桓公所灭,谭子奔宫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姓谱》)
谭子国在济州平陵县西南,为齐所灭,谭子奔宫,子孙以为氏焉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谭本姒姓,子爵,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,实齐之附庸也,入春秋卅九年,周庄王之十四年,鲁庄公之十年,见灭于齐桓公,而谭子奔宫,谭自为齐所灭,子孙遂以国为氏焉。(见明·苏平仲《谭氏家谱序》)
▲<唐>谭忠,宪宗时为燕牙将。<宋>谭惟寅,高要人,江西提刑。<清>谭嗣同,浏阳人,戊戌六君子之一。
读音:Zēng
曾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出自姒姓。夏王少康封少子曲 烈于鄫,建立鄫国。后国灭,子孙后代遂用原国名“鄫”为 氏,后去邑(阝)旁为曾,表示离开故城。
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苍山西北一带。西汉末年避乱迁入 江西、广东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浙江、四川、河南、湖北已有 曾姓居住。唐朝时期,曾姓遍布全国,成为中国著名大姓之 一。元明时期,曾姓有渡海赴台湾者,进而远迁东南亚、欧美 地区。如今曾姓在我国人口众多,尤以四川、湖南、广东、江 西等省为多。
曾姓历史人物有曾参,春秋末鲁国人,孔子弟子,提出 “吾日三省吾身”的修养方法,认为“忠恕”是孔子一以贯之 的思想。以孝顺著称,奉养父亲必有酒肉,撤下必请父亲允 许,孟子称为“养志”。后被尊为“宗圣”。曾巩,北宋文学 家,江西南丰人,世称南丰先生。宋朝嘉祐年间进士,曾经奉 诏编校史官书籍,官至中书舍人。他是欧阳修的学生,也为王 安石所赏识。其散文平易舒缓,长于叙事说理,讲究章法结 构,是古文运动的主要参与者。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有作品 《元丰类稿》。
源】 系自姒姓。鄫为子爵国,沂州承县(故城在今山东枣庄)东80里故鄫城是也。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。周襄王六年,莒灭鄫,鄫太子巫仕鲁,遂去邑为曾氏,见《世本》(4,6,7,17,60)。②京(104)、彝(130)、土家(387)、布依(131)、满(344)、苗、黎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鲁国、卢陵、东鲁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9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四川、湖南、广东、江西等省多此姓。4省曾姓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66%。【人】 曾参,春秋时孔子弟子(15,21)。【它】 台湾省曾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曾根、曾我、曾山、曾田等日本姓,这些日本姓中乃含有曾。1945年台湾光复后,奉令全部恢复原姓(65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酒泉市有分布。酒泉 市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(按: 曾,作为姓氏多读 zēng; “曾”之céng姓,可能因方音而异读,疑即 zēng姓。或为zēng姓之分族。)
读音:Háng
杭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姒姓。 大禹封支子于余航国(今浙江余杭),其后人便以国名命姓, 称作航姓,后来以木旁代替舟旁,遂成杭姓。二是源于抗姓, 抗、杭同源,属于改抗姓为杭姓。
杭姓发祥于安徽宣城一带。东汉东乡侯杭徐的后人为避五 代兵革之乱,从云阳迁至余杭泊水湾。此后很长一段时间,杭 氏都以安徽、浙江为聚居之地。后因战乱等原因,逐渐向沿海 地区迁徙。当今杭姓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和东北地区。
杭姓历史人物有杭徐,东汉丹阳人。初任宣城守长,所管 地区社会秩序良好,盗贼全无。政绩卓著,后升为中郎将,因 功封东乡侯。杭淮,明朝人。志洁行廉,诗风清峻。与其兄杭 济并负诗名,著有《双溪集》。杭世骏,清朝著名学者,雍正 年间举人。博览群书,擅长诗文,乾隆年间举博学鸿词,为翰 林编修,官至御史。曾校勘武英殿本“十三经”“二十四史”, 纂修《三礼义疏》。著有《石经考异》《史记考异》《汉书疏 证》等。
杭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八十三位。
【源】 ①春秋时越王之后有杭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②《说文》云:杭为抗之重文,故抗、杭原为一字(60)。杭氏出自抗姓。③蒙古族姓,居内蒙古太仆寺左旗(255)。【望】番阳(17,418),丹阳(6,60)。【变】一作邟(17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杭徐,一作抗徐。汉时丹阳人,长沙太守,封东乡侯(21)。杭琪,明时山东人,洪武中任户部尚书(21)。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 之鱼台、平度、东平、龙口,新疆之塔城,江西之崇 仁,广东之高要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 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初见于 《姓苑》,称: “杭氏望出丹阳,汉有长沙太守杭徐。”据此,《姓氏 考略》 云: “ 《后汉书·度尚传》 作 ‘抗徐’; 《江南通 志》作 ‘杭徐’;《尚友录》抗徐、杭徐并收; 《图书集 成·氏族典》承之; 《通志·氏族略》 ‘抗氏’ 下云: ‘后汉泰山都尉抗徐。’; ‘杭氏’ 下云: ‘宋杭开,饶 州人。’ 是杭姓殆始于宋时。考 《说文》 ‘杭’ 为 ‘抗’ 之重文。徐铉云: ‘俗作胡郎切’。是抗、杭本 一字也。”
《尚友录》 云: “杭、馀杭商者,吴中多此姓。” 则此当以地为氏。
宋代登科杭开,饶州人; 元代有杭和卿,钱塘 人; 明代有杭济,宜兴人,诗人; 清代有杭世骏。
夏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手机号/微信:18908662169
夏氏宗亲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,无任何商业目的,弘扬大禹文化为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,沟通交流,资料查询。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夏氏宗亲开放,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,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。
闽ICP备17018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