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夏氏源流

回族夏氏祖源考略及镇江夏氏家谱注校(下)

时间:2017/8/21 10:58:05   发帖人:夏明府   来源:夏氏宗亲网   阅读:5575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回族夏氏祖源考略及镇江夏氏家谱注校(下)  五、镇江回族夏氏  江苏镇江回族夏氏,来源于扬州回族夏氏支世明德堂三世裔孙夏子衡公。夏氏支世明德堂之谱序:志、室、子、廷、德、承、家、庆、永、长。今有子字辈起在镇江定居,即子衡公及其子孙也。  夏氏支世明德堂之家谱...
  回族夏氏祖源考略及镇江夏氏家谱注校(下)

  五、镇江回族夏氏

  江苏镇江回族夏氏,来源于扬州回族夏氏支世明德堂三世裔孙夏子衡公。夏氏支世明德堂之谱序:志、室、子、廷、德、承、家、庆、永、长。今有子字辈起在镇江定居,即子衡公及其子孙也。

  夏氏支世明德堂之家谱由四世裔孙廷芳公在1916年3月于南京完稿。其资料来源在“记略”称:“曾经编有家谱,详载列祖列宗名讳事业,原为后世子孙欲审,先人箕裘之绍,支派之分,俾可按谱面世次也。谁料咸丰初年,太平天国战乱,扬城失陷,致使吾族宗谱毁于兵燹,斯诚拊膺而不胜叹息也。原欲重修,苦无旧本,未由落笔,虽经数十年之采访,乞无一得,谅由族众避难四方,无从讯究,以故时远年湮,有志未逮。芳本无才,夙闻先君谈及此事,大有木本水源之慨,设再迁延岁月,窃恐先君所口述,而芳所耳闻者,久之弁髦,忘之殊为憾事。”镇江回族夏氏支世明德堂之家谱,就是在这个历史条件下撰辑而成,故而不能详述我族祖源之来龙去脉,而责成后人为之。家谱的第二次整编,是在民国33年(1944)由五世裔孙德保公继承其父所编之谱,续写过一次,这次续写的家谱内容,仅限于家族人员的名字、生日等情,进行了更正而已。家谱第三次的整编,是在1983年,由五世裔孙先父德祥公所为,内容较前丰富,家谱中记载了女性子孙,打破了旧习,记载了支世近代先人事绩,续增谱序廿字为兴、邦、重、仁、道、建、业、向、康、庄、孝、敬、应、顺、从、教、育、贵、义、方。最主要的是收集了祖源资料。由于在整编家谱的同时,德祥公正忙于撰辑,整理《镇江伊斯兰教史》,一心二用,未能全面顾到对祖源进一步深探,但曾口头告知子孙曰:“我扬州夏氏族人来源于山东方向。”目前九十高龄的德祥公夫人(家母)也承认此事确有,她说:“曾听公爷谈过此事。”遗憾的是,在三修家谱中,均未提到此一历史事实,不知何故?就目前资料所显示之迹象,正如此说。德州北营回民村遭特大水灾,全村人员逃难四方,辗转来到扬州,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,富裕人家从陆路车马而行,贫困户可从水路节省开支,由德州沿运河而下,择地而居,亦可辗转来到扬州。扬州乃伊斯兰教入华的四大根据地之一,对回回人来说,条件优越,夏氏族人辗转来扬州定居,实为此故耳。

  在众多迹象的显示下,扬州回族夏氏支世,乃山东德州北营回民村之夏氏后裔。由于“夏”姓在回族群体中的独特原故,我镇江回族夏氏支世,终算可以归宗了。

  宗族世系的来龙去脉:

  镇江回族夏氏——扬州回族夏氏——德州北营回族夏氏——南京回族夏氏——福建泉州夏•不鲁罕丁家族。

  六、镇江回族夏氏支世“明德堂”家谱之校注。

  1、家谱1916年本记略中称:“我族自前明入关”的说法。据现有关资料考证,应为“自元皇庆年间(1312-1313)始祖不鲁罕丁随伊利汗王朝贡使乘海舶来华,定居泉州。”

  2、家谱1916年本记略中称:“作猗顿之生涯”。“猗顿”人名也。战国时的一位善于经商的商人。记略意指我夏氏先人,商人也。现考证如下:

  上世纪30年代曾主持过泉州清净寺教务的张玉先阿訇说:“泉州城内之回民只有十一户……此十一户回教人,除夏姓外,均以营商为业,其中堪称小康者仅三、二户,余皆系小本营业,藉可糊口而已。”一也。

  扬州志古公,乃悬壶济世之医师,此乃子承父业,而得出之结论,三世裔孙子衡公之事业可证。二也。

  《中国回族大词典》387页称:“高沾涂(应为膏沾除)”商标牌号。近代镇江人夏子恒(应为夏子衡)所创。初为膏药名,后夏氏制作大明眼药、止咳饼,神功救急丸等中药,均以此名牌售出。镇江、南京均有分号。三也。

  夏文南在郑和船队任总旗牌官,此官员之职责,乃负责传递命令,联络外界事务。船队行到他国时,旗牌官要执行使团最高命令,或双方交谈之翻译工作。其子孙为军屯之编民务农。均无经商之痕迹。三也。

  猗顿之说却有伊斯兰教是经商传入中国的说法,故而撰谱人有此一说。其因乃老谱毁耳。夏氏祖先乃经师也。

  七、镇江回族夏氏支世明德堂之古往今来。

  夏氏支世自志古公定居扬州,立堂名“明德”,悬壶济世,周边乡镇求医者,络绎不绝,子衡公生前在扬州十二圩等地务医,以儿科中医师著名,因他钻研医道有一定的造诣,官宦门第与地方上仕绅名流皆敬重子衡公。本是安居乐业。咸丰年间,太平天国攻陷扬城,在扬州之夏氏族人,十死九伤,志古公之六子中有宝仁公、宝智公、宝信公、宝善公在战乱中殉难,仅剩次子宝义公、三子宝礼公两房人员,在混乱中宝义公一房最终也下落不明。

  宝礼公有三子,子亮公、子骏公、子衡公。子亮公携家属外出谋生,从此断了音讯,就廷芳公所得知之情况:有子亮公之子廷林公归真后,安葬于蚌埠三里路柳树营而已。子骏公一房亦为谋生外出而无信息矣。

  子衡公在战乱平定后,举家远离伤心地扬州,定居于一江之耳的镇江,就是现今的镇江回族夏氏,到镇江后,族人有子衡公长子廷芬公、次子廷芳公、三子廷福公三人去南京谋生,镇江仅四子廷基公一房,族人虽分居二地,均以膏沾除药医为生活,到如今尚有廷芳公孙承林、承安、承祥三人从事医生职业。

  廷基公有三子,长子德祥公一房,现今枝繁叶茂,已繁衍到明德堂八世庆字辈。次子德裕公一房在上海定居,现今也子孙满堂。三子德禧公自幼过继南京童介眉(夏氏姑爷)为子,取名童本杰。

  有关其他我族人员情况,请见1983本家谱之前言及近代简史。

  八、镇江回族夏氏之世系

  元祖不鲁罕丁•卡泽龙尼来自阿拉伯陁婆离兹。

  二世夏敕元祖幼子随元祖来华。

  三世夏敕长子(名佚)次子夏文南。

  四世夏乃马当夏文南之子。

  五世山东德州北营回民村夏氏后裔(无资料记载,待考),直至1610年见苏禄东王五世孙裔安守孙为族长时,北营人口已见八代,加上原有三代人,计为11代人,到扬州夏氏支世志古公时值1785年,历时175年,又为八代人,如此,从五世到志古公前后计有17代人矣。

  二十世夏志古扬州回族夏氏支世明德堂先祖。

  二十三世夏宝礼二十四世夏子衡镇江夏氏支世祖。

  二十五世夏廷基二十六世夏德祥(字容光)

  二十七世夏承厚二十八世夏家青

  二十九世夏庆诚

  九、后记

  上述拙著是从二十世纪末,开始整理家谱征集资料。由于我回族古藉遭受数百年历史的风雨摧残,十年浩劫,原所保留的龙鳞凤毛,几乎一扫而空,虽数易寒暑亦未如愿。值此辍笔之际,回顾艰苦历程,不禁感慨万端,我深知尽管自己尽了最大努力,然而毕竟更短汲深,力有不逮。初稿完成后,为求翔实、可靠,特复印数份,分寄世交上海江宝城先生、新疆魏德新先生、辽宁鞍山马文清先生请给予指正。由于山东德州北营回民村是温、安、夏、马陈五姓的根据地,而我家谱到北营回民村的夏乃马当公,后裔情况无任何资料可考。在《中国回族大词典》33页有《温•安家乘要录》一书,见之喜出望外。特函《济南穆斯林》救助,只因《要录》目前仅山东博物馆有孤本。不久《济南穆斯林》主编马明老师为此事特来长话,素未谋面,如此热情,指我明路,可向德州市伊协会长马云魁先生请教。马主任接信后,专为此事,特请有关乡老及夏氏族人进行了一次座谈会议。使我得知德州北营回民村遭水灾后;已无住户,夏氏族人亦逃难他方等情,充实了夏氏家谱内容。我不熟习阿文,有本坊山巷大寺的薛龙和阿訇给我指导。尤为我所感动的当数我的表兄上海江宝老,现龄86岁的老人却孜孜不倦地,为我提供资料、审稿、增删,数年来一直对我谆谆教导,使我方有今天的成就。辽宁鞍山马文清先生数次函、电话的鼓励。新疆魏德新先生为拙著近二年时间之为操心。若非各地旧故、新朋的学者们的不吝赐教,恐不可能使我完成这项工作。

  麻沙安拉乎!这真是一件不可估计的浩恩。

  祈求安拉恩典给诸位朵斯提吉祥如意。阿米乃!

  我对文字工作缺少经验和能力,自然问题不少,谬误难免,敬请方家指正。

  拙著尚有几处断环,如四世夏乃马当公之子孙族人不详,夏日禹公的后裔不详,子骏公之后裔不详,子亮公之后裔不详等处之断环,深为遗憾,如有知情人告我,深为感谢。

  (编者按:原文附夏氏世系表略去)

  发贴者:夏伟

标签:回族 夏氏 祖源 考略 镇江 夏氏 家谱 注校 
相关评论

夏氏宗亲网  版权所有  手机号/微信:18908662169


夏氏宗亲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,无任何商业目的,弘扬大禹文化为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,沟通交流,资料查询。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夏氏宗亲开放,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,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

闽ICP备17018138号